網紅真實性成疑,營銷錯方向?(上)

你曾幾何時在Facebook 或Instagram 上看到產品負評的帖文分享?又或者看到Food Blogger為食物寫劣評?特別在這個充斥著網紅的網絡世界下,答案顯而易見。從前品牌/公關向博客贈送一些免費的產品,期望換取這班博客在其網誌上的正面評價,到現在品牌花費了大筆金錢於一班網紅身上,而回報就是在社交平台上發佈的圖片和硬銷的文字。 究竟這種網紅行銷方式是否真的能提升品牌的銷量?還是令消費者對品牌更反感呢?

最近新加坡一位擁有近24萬追蹤者的網紅(Melissa Koh)因涉嫌獲得龐大的婚宴贊助而引起大眾激烈討論,當中更有不少人驚訝為何慬有十多萬粉絲的她都能夠說服一些大品牌如Swarovski 和Dior贊助她的婚禮,認為如今的網紅營銷已泛濫了。而香港的網紅營銷市場也面對同樣的問題,只要看看普遍一個網紅發帖的收費,便會明白為何愈來愈多人應運而生,投身網紅界別賺錢。 

新加坡網紅Melissa Celestine Koh 和她丈夫James Chen表示他們有尋找不同品牌贊助婚禮,當中不少知名品牌更主動贊助商品。事件隨即引起很大迴響,有人覺得婚禮被商業化對來賓是不尊重;有人更質疑為何慬有十多萬粉絲的她能夠說服一些大品牌如Swarovski 和Dior贊助她的婚禮

香港網絡紅人的收費模式,從中可見擁有過十萬粉絲的網紅的收費比一萬以下的網紅可高達六倍! (Source: Cloudbreakr White Paper: The Rise of Social Influence)

當網絡上愈來愈多自稱網紅的人出現,觀眾也開始質疑誰才是真正值得信任的Opinion Leader。 事實上,很多品牌和Marketer仍然認為通過使用社交媒體和名人效應,就能夠切入消費者的痛點,因此會利用網紅來宣傳自己的產品,希望能親切地接觸到自己的顧客。然而很多時品牌和網紅之間進行了不同推廣合作的交易,當這一切贊助行為並沒有被披露時,商品推廣真實性存疑,久而久之,觀眾或會對品牌和該網紅失去信任,弄巧反拙。 

從圖中可見,網紅的廣告發文和非廣告發文的比例是1:6,其中Lifestyle blogger的廣告發文更佔所有發文的3成。可見現今大部分網紅也樂於為品牌宣傳。(Source: Cloudbreakr)

根據Visa的內容營銷主管Kris LeBoutillier,指許多品牌被網紅吸引到的原因是能夠得到第三方為品牌說話。他說:「所有的公司都在尋找一種脫穎而出的推廣方式。如果你只是單純賣廣告,說出你想說的話,沒人會願意聽。」,就如現在的品牌,如果只是一味借助網紅的名氣硬銷,長遠而言是否真的能留住一眾消費者呢?

究竟身為網絡創作人,應該如何自我定位及審視與品牌的合作模式呢?另一邊面廂,怎樣的營銷手法才真正幫助到品牌去討消費者的歡心?請繼續留意Cloudbreakr專欄或Subscribe: https://www.cloudbreakr.com/login